莎士比亚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
在面对未知的事情的时候,人们总是第一时间的选择恐惧,而不是认真的了解后再下定论。在试管婴儿刚刚在国内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持有怀疑态度,因为这种新兴的生育方式并不符合传统。
都说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礼物,有了小孩的家庭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延续,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孩子
可总有一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如愿,左长林和郑桂珍就是一对想要孩子的父母,苦苦追寻后终于通过大胆尝试试管技术拥有了自己的“掌上明珠”,这也是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她叫郑萌珠。
32年过去了,为什么会让一些人失望呢?
农村夫妇不孕不育大胆尝试“试管婴儿”
当今社会,试管婴儿已经非常的普及,很多有一些生理缺陷的人都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圆自己一个做父母的梦。
可是试管婴儿的推广之路并不像现在说的这样简单。当时人们思想封闭,对于这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非自然”受孕方式有很大的偏见,认为这样出生的小孩都不健康,也容易早夭。
郑萌珠出生
再加上当时国内医疗技术落后,即便试管技术已经在国外用好几例成功案例,很多人即使不孕不育也不敢尝试。
左长林和郑桂珍就是一对苦命的农村夫妻,两人恩爱多年,膝下一直无子,去医院一查才知道,郑桂珍是因为双侧输卵管不通,所以很难在自然状态下受孕。
这对一直秉持着“多子多福”思想观念的他们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们换了好几家大医院继续检查,希望能治愈他们的不孕不育,可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
郑桂珍做检查
那时候郑桂珍已经38岁,虽然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属于“超龄产妇”,但她还是非常想要一个孩子,梦想着可以当一个妈妈。
她那时的职业是乡村老师,教了很多孩子,看着教室里活蹦乱跳的孩子,却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回到家后经常怅然若失,夜不能寐,可是没有丝毫办法。
有一天他在广播上听说北京的医院正在做“试管婴儿”的研究,能帮助她这种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怀上宝宝。虽然听不太懂“试管婴儿”,但一听到能够让自己怀孕,左长林和郑桂珍立马就踏上了去北京的路。
试管婴儿研究
首例试管婴儿的艰苦诞生之路
原本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夫妻俩,通过进一步了解试管婴儿的相关事项之后,也逐渐的对生育产生了希望。
他们在北京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当时可以做试管婴儿的地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找到了教授张丽珠。
1986年,张丽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就开始了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
试管婴儿研究
很多人对她的研究持着怀疑态度,这种非自然方法受孕的婴孩真的能健康成长吗?但是张丽珠没有放弃为了圆更多不孕不育者做父母的愿望,她坚持了下去。
接诊后,张丽珠用了一种很大胆的方法,开腹取卵。当时医疗条件特别差,全医院就只有一把取卵针,针头钝了就拿到钟表铺磨一磨,吸取卵泡后,因为没有专业的保温设备,只能把存放卵泡液的试管放在保温杯里。
又取了左长林的精子两次清洗,加入培养液,当时的培养液的方子都是张丽珠自己配的。
培养液
这种条件放在现在都不能想象,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丽珠的团队还是顺利的让精子和卵子受精成功,并顺利把受精卵植入到郑桂芳的体内。
七周后,B超可以看出来胎儿的心脏跳动,受孕已经成功。
1988年3月10日,中国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了。是一个健康的女宝宝,郑桂珍高兴地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萌珠”。
孩子出生
萌珠健康成长,如今已经繁衍后代
小女儿萌珠给父母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幸福和乐趣,夫妻两人的的脸上时常挂着笑脸。在她出生后,我国试管婴儿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患者也有了当父母的机会。
但是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带着争议,很多人总觉得这种用科技受孕的孩子是不健康的,破坏了道德和伦理。总想看着小萌珠“出事”,可这次,有人要失望了。
因为郑萌珠非常的健康,在她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开口叫爸爸妈妈了,大约1岁半就开始学会走路。
郑萌珠
两岁左右就可以哼哼一些简单的儿歌,足以证明试管婴儿的智商和健康没有问题,发育良好。
随着年岁的增长,郑萌珠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存在的是特殊的,但是她还是乐观地面对生活,性格开朗活泼爱笑,她并没有因此产生什么困扰。
这么多年来,
媒体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位“中国第一位试管婴儿”,她在镜头面前也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她表示非常感谢张丽珠和父母让她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拥有美好的生活。
她也一直在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下成长,以后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人。
郑萌珠学习
郑萌珠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她也想给更多人带去健康和温暖,就像多年前张丽珠带给她的那样。
毕业后,郑萌珠也遇到了心仪的男孩,在2024年,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分娩,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是中国大陆首个“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这不仅是生命的延续,也是中国辅助生殖即使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现在32年过去了,郑萌珠依然好好的生活着,这可真是让当初那些怀疑的人“失望”了。
郑萌珠与医生
科学技术带给人类进步,也带给人类希望。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都被夜以继日在岗位上奉献自己的科研工作者攻克下来,带给了人类一个个福音。
人类的骨子里刻着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基因,不迈出步子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第几步。
让我们给无数正在埋头苦干、科研攻坚的科研人员点赞,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明天。